丁一元,深圳金融诈骗刑事辩护律师,现执业于北京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具有丰富的法律务实经验,深厚的法律功底,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严格的服务制度为保障,以良好的社会关系为通道,以娴熟的职业技能为手段,竭诚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许多大学生初入社会、不谙世事,或者一些求职者求财心切很容易误入传销。法律对传销的规定是怎样的呢该如何辨别和避免误入传销接下来就由带各位了解一下吧!
一、法律上对传销的处罚规定
传销一般体现在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以获得加入的资格,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来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来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的秩序。
在《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中,组织策划传销的,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组织、领导传销情节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尤其徒刑并处罚金。
而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知存在传销行为仍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或其他条件帮助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传销活动中往往还会涉及其他罪行,如非法监禁、故意伤害等行为,一般对传销组织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其从犯会数罪并罚。
二、如何避免误入传销
存在以下三种情况的则属于传销行为:
1、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发展人发展其他人加入,对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发展的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2、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缴纳一定费用或者认购一定商品变相缴纳费用,以此获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成员加入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发展其他成员加入,以形成上下线层级关系,并以下线的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那么除了通过上述的三种情况辨别之外,还应当如何避免误入传销呢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今日,许多企业都会选择在网上公布消息。求职时应当核实电话、邮箱等联系方式是否和网上招聘信息一致;在网上是否能搜索出该企业的信息;公司地址是否在地图上显示、处于什么位置等。分辨传销最主要的一点,是待遇是否正常,很多传销伪装企业,总以异常高的待遇吸引他人,如果待遇与同地区同类岗位的待遇相差过大,那么需要慎重选择。
天上不会有掉馅饼的事情发生,勤勤恳恳努力所得既安心又安全。
我们都知道,传销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一般是通过人拉人来骗取他人的财物,由于其带有洗脑性质,导致很多人会去拉自己的亲友加入,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小的危害,在传销犯罪中,有些事组织者,也有些是协助者,对于传销协助者量刑标准有哪些规定这个问题,将通过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骗人人数较少的,一般予以教育,追缴违法所得。
以单位名义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对于受单位指派,仅从事劳务性工作的人员,一般不予追究刑事。
但对于其中骗入传销组织人数达到30人或者在传销组织中层级达到三级的,应当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追究刑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协助组织传销罪是犯法的,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把握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从而确定其刑事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
1、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2、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3、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组织、从事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年龄、具有刑事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传销行为,为国家法规所禁止,但为达到非法牟利的目的,仍然实施这种行为,且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希望和积极追求的态度。